查看原文
其他

金钩玉带入梦来—中国古代带钩展

乐艺会 乐艺会 2019-05-13

“金钩玉带入梦来——中国古代带钩展”


展期:2018年4月21日—2018年7月2日

地点:中国港口博物馆临展厅



《金钩玉带入梦来—中国古代带钩展》


 

戊戌之春,神州大地寒木春华。位于东海之滨的中国港口博物馆集馆藏与社会收藏资源,精选五百余件中国古代带钩,集成大展和图录,奉献于广大民众,弘扬华夏文明,普及带钩文化,增加民族自信,实为远见卓识之举。让“独乐乐”成为“众乐乐”,是藏家的无上荣光,能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贡献绵薄之力,是广大藏家的夙愿。


带钩是古人衣服上的带扣,不仅为日常生活所需,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,更能呈现社会文化背景,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和社会考证价值。带钩文化源远流长,从良渚文化发现玉带钩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,繁盛于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,直到魏晋时期带钩使用逐渐衰落。带钩历经千年,材质有玉带钩到纯银、纯金,青铜等;工艺从金镶玉、错金错银,有琉璃、松石、宝石镶嵌;带钩形态更是千姿百态、引人入胜,有华夏文化的祖先,有大禹治水的故事,有羽人竞渡的豪迈,有《山海经》里的神话传说,有古代圣兽、饕餮,有龙生九子,有朱雀玄武……


面对着一个个历经两三个世纪沧桑的神兽,面容清晰,活灵活现,观众仿佛也穿越到那个远古时代,感受不一样的华夏文明和时空文化,看到老祖宗的精湛工艺和先贤智慧。


感谢为此次展览付出大量心血的藏家与港博,金钩玉带入梦来,一个“梦”字,将带着大家穿越时空,来到远古,通过带钩与古人对话;也是一个“梦”字,将藏家的梦想以及多年的坚持与爱好展示到众人面前。为中国带钩研究添砖加瓦。










春秋龙首虎咬夔龙环链青铜带钩




此带钩以青铜铸造,整器由龙首、虎咬夔龙及环链组成。虎和夔龙是古代青铜器常见的造型。此件带钩上的虎大张着嘴,表情凶恶,身体上铸刻纹饰,整体表现的极为生动。中国古代的纹饰使用有等级之分,龙是帝王的象征。青铜器铸造过程复杂,带钩多用范铸法铸成,环链的制作难度极高,此件带钩是青铜铸造工艺成就的体现。











西汉龙首大禹治水形青铜带钩




此带钩以青铜铸造。造型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题材。大禹,夏朝的开国君王,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与尧、舜齐名的贤圣帝王。相传他划定了九洲版图,最为卓著的功绩就是治理了黄河的滔天洪水,其因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广为传颂。先秦两汉的带钩有很多以民间故事为题材,大禹治水的故事表现出来需要高超的制作工艺,其故事内容丰富,表现生动,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。










春秋“四不象”纯金带钩




这件带钩由纯金打造,造型小巧别致。应该为古代高级贵族所使用。据古代典籍《淮南子.说林训》记载:“满堂之坐,视钩各异,于环带一也”,带钩在古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。考古材料证明带钩的等级与其体量、材质、和工艺紧密相关。总体而言,体量较大或者材质为玉、金的带钩等级较高,往往为高级贵族所使用。带钩作为实用器,其形体较大的常用来束带,而体量较小的有用来挂装饰品或其他物件,此带钩形体很小,也有可能是佩饰或者佩物所用。





战国龙首错金银镶嵌绿松石

凤鸟几何纹青铜带钩




此带钩主要以青铜铸造,运用了错金银及镶嵌工艺。凤鸟是中国传说中的神鸟,代表祥瑞。是贵族上层的生活用器上常出现的图案,绿松石在古代是极为珍贵的宝石,要切割成规整的薄片镶嵌在器物上,不仅需要极高的青铜铸造工艺,也需要高超的玉石加工工艺。此件带钩工艺复杂,纹饰精美除了凤鸟纹之外,周身还饰有对称的几何纹。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。
















秦代龙首秦兵形青铜带钩




此带钩的造型为秦代士兵,青铜材质。士兵身穿铠甲,双目圆睁,双手握兵器,兵器一头为钩首,其造型与秦始皇兵马俑腰间所系带钩相似。士兵身上的带钩造型为士兵,非常有趣!可以说这件带钩是兵马俑上所见带钩的实例,是古人制作带钩巧妙构思的体现,更是研究秦代用钩情况的珍贵实物资料。

















本文已经获得授权乐艺会发布


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,可按右上角“乐艺会”订阅。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。 欢迎转发。欢迎关注订阅。 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。


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


宣炉吉金:精品宣德炉特展(上)

宣炉吉金:精品宣德炉特展(中)

宣炉吉金:精品宣德炉特展(下)

文房约

拨云轩:投壶礼赞

问余何事栖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闲——赵建军的铜笔山世界

镜台玉骨映香腮

兩塊舊墨

闳庐老鱼:茶匙之辨

刘馨蓬:与郎眉目传情意,付与落红流水知

南博《纸载千秋》特展:装具、信札与花笺(上)

南博《纸载千秋》特展:碑拓、吉金、古籍与字画(下)

刘馨蓬:风流才子美人缘 夹竹桃映吴娘靥

"江南草圣"王大濛:从“蒲草文心“到“花事未了”

陈原川:让湖石生长在生活空间之中

刘馨蓬:《九天閶闔开黄道 千岁金盘献寿桃》

施晓:时间和文人赋予茶则真正高级境界

邓彬《金缮:以温柔尊重残缺》

妙品印香炉

张岩:清“谷口铜甬”铭文镇尺

李根源买山葬母,小王山摩崖石刻民国风流

朱瀚:民国风云,戎马一生墨盒伴

毛边书与裁纸刀

孙立:“艧村”双十年

苏艺天工:蔡金兴砚雕暨澄泥石刻苏博特展

朱卓鹏:英雄们未能守住的"正气砚”

博我以文——陈大中教授工作室师生书法篆刻展

对谈|砚师子安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